GraphPi
实现第一个案例
linux系统
按如下步骤就可以实现第一个案例:
- 从GitHub上克隆下GraphPi, 终端切到根目录GraphPi下,执行如下命令进行编译:
cmake .
make
- 终端切到
/bin
目录下,执行如下命令启动程序:./baseline_test Wiki-Vote ../dataset/wiki-vote_input 3 011101110
./baseline_test
: 可执行文件,项目本身的案例Wiki-Vote
: 数据集的名字, 项目自带../dataset/wiki-vote_input
: 数据集文件地址, 项目自带3
: 模式图顶点个数011101110
: 模式图的邻接矩阵
- 执行结果如下:
1 | Load begin in ../dataset/wiki-vote_input |
快速上手
更多自定义的编程可查看–>GraphPi-Github-Readme.md
利用项目本身提供的案例做自定义的修该, 项目本身案例文件位置:GraphPi/tianhe/baseline_test.cpp
自定义模式图
运行可执行文件时,终端输入即可
1 | ./baseline_test Wiki-Vote ../dataset/wiki-vote_input 3 011101110 |
3
: 模式图顶点个数 , 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011101110
: 模式图的邻接矩阵, 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
自定义真实图
真实图的格式:第一行应该包含两个整数:顶点数和边数。 从第二行开始,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x
和 y
,表示图中的一条无向边 (x,y)
。
终端输入真实图:
1 | ./baseline_test Wiki-Vote ../dataset/wiki-vote_input 3 011101110 |
Wiki-Vote
: 数据集的名字, 自定义../dataset/wiki-vote_input
: 数据集文件地址, 自定义
源码需要做修改的部分查看—–>GraphPi-Github-how-to-enable-your-own-dataset
- 修改3个文件
- include/dataloader.h
- src/common.cpp
- src/dataloader.h
提升性能的配置
仍然在项目提供的案例上修改配置:GraphPi/tianhe/baseline_test.cpp
在main函数中根据需要修改如下配置:
1 | int performance_modeling_type = 0; //0:不使用性能模型, 1:使用 选择1时需要提前输入三角形个数 |